首页
>新闻资讯>党建文化
踏上新征程,奋楫再出发——中国能建中电工程西北院抽水蓄能工程勘测纪实

如果你去过新疆,你一定会赞叹祖国的广阔;如果你去过贵州,你一定会被贵州的山水所倾倒;如果你去过甘肃,你一定会赞叹黄土高原的壮观……祖国各地,都留下过西北院勘测人的脚步。如今,在抽水蓄能工程的战线上,他们在背包里重新装上地质锤和罗盘,再次踏上新征程。

初入此路中,黄沙挂苍穹

“西域风味的尘土,就是比中原地区的醇厚!”和田喀拉喀什河抽蓄工程地质负责人石盼发出感叹,他们每天面对的都是昆仑山深处的沙尘暴。和田喀拉喀什河抽蓄工程位于新疆和田昆仑山内的无人区,这里时常会刮漫天蔽日的沙尘暴,根本不适宜人类居住。即便如此,和田喀拉喀什河抽蓄工程作为西北院签约的第一个预可研阶段的抽水蓄能工程,勘测工作也必然成了顺利履约的关键。这一次,西北院勘测人像以往一样,再次冲在了最前面。

“陈工,这个问题你必须亲自到现场解决!”身处其他项目现场的陈旋刚接到领导下达的命令,就立刻收拾行囊赶赴新疆。由于工人的不当操作,造成了孔内卡钻,钻具断裂。接连尝试打捞了多日均不成功。“再不快点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孔就要废了!”项目负责人焦急地向分公司领导进行汇报。抽水蓄能勘探孔一般较深且造价高,如果钻孔作废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项目审查的期限也难以满足。陈旋作为西北院钻探经验最丰富的同志,在接到命令的第二天就赶到了现场。事实证明,这个决策是正确的。陈旋在踏勘完现场后,利用他多年处理钻探的经验结合现场设备的实际情况给出了最佳的解决方案,仅仅三四天时间,项目工程小组就顺利解决了问题,项目评审会也得以顺利召开。

有人耽于困难,而我们奋力将困难转变为机遇。西北院的辉煌业绩,正是在一代代西北院人的努力下,让那璀璨之光可以无视岁月的消磨,至今仍耀眼,生命力仍鲜活。越是风沙弥漫,就越是要意志昂扬。每一个西北院人,就是凭借着一腔热血,方才成就我们事业的绚烂。

龙羊雪未融,薪火山间传

共和多隆抽水蓄能项目是勘测工程公司首个开展地质测绘的抽水蓄能项目,龙羊峡的雪还未化,勘测小组就已早早收拾好了地质人的“三大件”——地质锤、罗盘和放大镜,奔赴测绘现场。“地质测绘是抽水蓄能工程实施的关键,是最考验一个地质人功底的时候”,我院年过六十的高级专家刘文元时常强调。

“量产状,打方位,写野薄。仿佛又回到了在大学地质实习的日子!”小组成员在刘文元的带领下,攀陡壁、下深沟,迎寒风、冒雨雪。两个月里老专家领着一群抽蓄“菜鸟们”见识了多样的地貌类型,提升了地质测绘基本功,也给大家吃下一颗定心丸。“世上本没有路,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西北院勘测人来回穿梭的脚步像一支笔,在风光壮丽的亿万年龙羊峡谷内,勾勒出一道道墨色欲流的独特风景,恣意挥洒。

为了查明台地方案下库西侧花岗岩与变质砂岩的地质界线,刘文元带领大家攀爬库址西侧陡峭的山崖。从刀尖般的山峰向下爬时,一路上不停记录的小伙子们都收起了手机和野薄,屏息凝神地跟在刘专家身后,几个小时后,一行人终于安全下山,刘文元望着惊魂未定的众人爽朗的笑道:“小伙子们,有了共和抽蓄这碗“酒”垫肚,后面再难的项目都能吃得下”。老一辈地质人扎实的基本功,敬业认真的工作态度,豁达的胸怀让项目组的年轻人敬佩不已。

西北院抽水蓄能勘测业务刚刚起步,新生力量还在成长中,但是正如刘文元专家所言,万事虽然开头难,但心中有光的人,终能看清前进的方向,然后走过坎坷,抵达我们期待的未来!


巍峨屈吴山,鏖战打拉池

雄伟巍峨的屈吴山在平原上拔地而起,这里不仅是古代的兵家必争之地,也是红军打拉池会师的所在地。山间栒条林浓绿如墨,桦树皮清白炫目,一丛丛盛开的红白色狼毒花显得更加着眼。洁白的牦牛只如撒落在绿毯上的珍珠,它们或安详的吃草或静卧反刍。但在山腰间的大阴屲里却又是另一番景象,钻机轰鸣,车辆迅疾,时不时带起一股股黄色的土雾,因为这里正如火如荼进行着平川抽水蓄能工程可研阶段勘察工作。

平川抽蓄项目是西北院中标的首个抽水蓄能全阶段勘察设计项目,也是中国能建今年的重点实施项目,任务重,时间急,项目进度压力巨大。“时间只有一个半月,必须要按时间节点完成审查,我们就是要创造能建集团的平川速度,平川记录!”开工会上业主单位平川抽水蓄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给设计单位下达了死命令:要在50天内完成3000多米的钻探工作,外加地质测绘、物探等工作,这对全国任何抽蓄项目来说都是极其困难的。

由于业主要实时精确把控项目的进度,项目每个人都无时无刻绷紧了神经,因此项目经理汪鹏自项目开工就一直驻扎在工地。由于上库缺少勘探用水,每一方水都需要从下游运输,有两个钻机因为争夺水源的问题发生了争执,导致工程进度大大降低。得知此事的汪鹏迅速到达现场,亲自爬上爬下向工人耐心解释情况,同时立即召集供应商负责人召开现场会议,“这是我们能建自己的项目,也是西北院参与投资的项目,我们勘测工作必须拿出红军会师的精神,打好这一场硬仗!”他反复强调本项目的重要性,要求项目组上下必须提高站位,保障项目顺利进行。

终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项目顺利完成了外业工作,“西北院勘测作业组充分展现了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展现了极高的团队凝聚力和专业水准!”业主发来的贺信就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有力证明。


乌蒙拔地起,路在秋云里

中秋节前的黄昏,越野车在高山上随着蜿蜒曲折的山路盘旋而下。贵州威宁新水抽蓄工程的地质小组的成员们或把头靠在车窗上小憩,或仰在座椅上鼾睡,颠簸的山路丝毫没有影响他们。“下视千万峰,峰头如浪起”的秀美山水和云海他们已经看了100多天,现在的他们只想多休息一会,因为晚上还需要继续整理内业资料。

时间回到6月份的端午节前,初到现场的负责人张勇,面对一截一截上升的灰岩山,心里忐忑不安,山体赤裸裸地展现着它的迤逦雄伟,但也代表着这里存在着较严重的岩溶问题。“在我看来,威宁新水抽蓄下水库岩溶问题,是全国最复杂的!”一位专家在项目启动会上说道。果然,随着勘探工作的深入,种种迹象都表明河床深部存在的岩溶问题远超想象。“水库要是无法蓄水,那样的损失可无法估量!”项目组与我院设计、地质专家一起紧急进行了现场勘察,连夜对勘察方案进行了调整。同时,还邀请相关科研院所针对岩溶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为项目保驾护航。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为更好地探测溶洞情况,项目特别采购了大地电磁测深物探系统。南方山里植被茂密,给物探工作也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山上一待就是一整天,小组成员也只能早上买一些零食面包来充饥,有些地方还得涉水前进,那就赤膊上阵,即便中途下雨,也要冒雨将当天的数据测量完毕。

从蒸腾炎热到阴冷潮湿,整个威宁新水项目组已经在现场奋战了近4个月了。“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把汗水挥洒在祖国的大好河山里,把业绩书写在华夏九州之间!”项目组在国庆节期间依然加班加点地进行着工作,他们在贵州大山深处将坚守转化成照耀盛世的万丈光芒,洒向祖国每一个角落,以此向祖国告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将“四个特别”精神镌刻在心中的西北院勘测人将继续与西北院全体职工紧密团结在一起,执着于理想,纯粹于当下,在抽水蓄能的战线上继续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不断点亮着西北院更多样的未来。版图在延伸,格局在放大,只要有目标,即使路再长山再险,也能咬牙走下去。西北院人坚信,拼搏与突破是走向转型的关键节点,只要追光的脚步不停歇,更多带着西北院印记的项目定会开花结果,而每一束西北院发出的光都会释放最大的价值,福泽万物,光耀百世。